|

樓主 |
發表於 2018-2-9 11:13:00
|
顯示全部樓層
今日信報
程介明
「饒宗頤的研究與為人,自然讓人想起他所受的教育。據熟悉饒公的人說,饒公進過學校(估計是小學高年級插班),但是興趣不大;念到初中就沒有念了。結果還是回到他父親的藏書館,潛心研究古籍。有頌詞稱讚他只念到初中就能有此成就;也許應該倒過來說:幸虧他沒有在常規的學校中完成教育,不然頂多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,成就不了今天的大學問。
現在的教育制度,只會把人趕進狹窄的專業,只會獎賞單有正規學業成績的青少年,好奇心很早就被磨滅掉,創新的思維難以立足……很多具有天賦的青少年,很快就馴服於制度,不馴服的就難以前進。」
感想...
(1) 念到初中就不想念,退學,返回父親的圖書館自學。
如果今天有適齡學童作此決定,父母又同意,教育局職員必上門與閣下談心。
(2) 念到初中就不想念,退學,返回父親的圖書館自學。
為什麼不去國家辦理的圖書館自學呢?難道國家辦理的圖書館藏書出了問題,不合饒君胃口? 或是路程太遠?
(3) 念到初中就不想念,退學,返回父親的圖書館自學。
如果人人自學,大中小學老師教職員全部失業,政府一定不會容許以上事情發生。
|
|